全国人大代表曾云英建议:引入社会力量协同育人,助“双减”提质增效 世界微资讯
(资料图)
中国日报福州3月9日电(记者 胡美东)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福建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岐厝村党支部书记曾云英建议引入社会力量协同育人,助“双减”提质增效。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岐厝村党支部书记曾云英。(供图)
曾云英介绍,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福建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参加课后服务学生达364.5万人,学生参与率达86.67%,课后服务已经初见成效。
但在调研中,她发现,仍有一些班级的参与率不到50%,更有不少家长学生选择中途退出课后服务。她表示,“双减”政策在实施中,尚存在课后服务模式城乡差距较大、城区教师工作量增加负荷加重、校本作业设计与管理流于形式、家长观念尚未转变等问题,影响教育质量与政策落地。
对此,曾云英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均衡教育资源,补齐教育短板。针对薄弱学校,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可以通过区域内统筹调配的办法补齐教师编制缺额、完善教育配套设施,确保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二是引入社会力量,协同育人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包括高校、培训机构、图书馆、少年宫、美术馆、妇联、文联等,充分利用城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协同学校开展体育、艺术、科普活动、劳动实践,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各方力量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三是加强教研培训,提升练习质量。加大市区进修学院(校)教研和培训力度。成立各科目的作业设计专班,参与研究、设计、培训,制定分层教学设计与分层作业设计标准。学校应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发挥集体备课、教研的作用,统筹解决好学科目录内辅导练习与校本作业重复的问题,保持年级之间整体性,同时解决好 “提质”和“增效”。表彰和激励能够很好联结“基础性作业”与“个性化作业”的个人和团体,从而整体提高学校作业管理的质量。
四是形成教育合力,缓解教育焦虑。多渠道开展“双减”政策下的义务教育评价机制,实行等级制的评价制度。市县(区)应统一教师年度量化评分标准,将个体评价与团体(学科组、年级组)评价结合起来。私立学校应与公立学校统一招生,真正做到教育公平。开展“双减”主题宣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来源:中国日报网
关键词: